施工物料提升机(俗称 “施工电梯” 或 “物料提升架”)是建筑工程中用于垂直运输砂石、水泥、砖块、预制构件等散装或成件物料的专用设备,其核心特点是载重量大、运行稳定、适应工地复杂环境,但因涉及高空作业和重型负载,安全管理与规范操作是使用的重中之重。

选型需结合 “物料特性、建筑高度、运输效率” 三大核心需求,重点确认以下 6 个关键参数,避免参数错配导致设备闲置或安全隐患:
额定载重量
核心原则:实际运输物料的最大重量(含吊篮自重)≤额定载重量的 90%(预留 10% 安全余量,避免超载导致钢丝绳断裂、电机烧毁)。
常见规格:龙门架式多为 1~3t,附着式齿轮齿条式多为 2~5t(特殊工况可定制 8~10t 重载型)。
注意:若运输散装物料(如砂石),需考虑物料堆积密度(避免吊篮 “装太满” 导致超载);运输成件物料(如预制板),需确认单件重量是否≤额定载重量。
最大提升高度
需覆盖 “建筑设计高度 + 1~2 层安全高度”(避免建筑封顶后设备高度不足,或天梁低于塔吊、高压线等障碍物)。
示例:若建筑檐高 50m,需选最大提升高度≥55m 的设备(预留 5m 安全高度,方便顶部物料转运)。
注意:附着式提升机需确认 “导轨架标准节长度”(通常 1.5m / 节),计算所需标准节数量,避免后期拼接误差。
提升速度
结合 “运输效率需求” 选择:低层、重载场景选低速(0.5~1m/s,如卷扬机式);高层、高频场景选高速(1.5~3m/s,如齿轮齿条式)。
注意:速度过快需匹配更强的制动系统(如双制动:电磁制动 + 机械制动),避免启停时吊篮晃动过大。
吊篮尺寸
需匹配 “物料尺寸”:如运输 2.4m 长的钢筋,吊篮长度需≥2.6m(预留 0.2m 操作空间);运输砌块时,吊篮宽度需≥1.2m(方便堆叠)。
常见规格:吊篮尺寸(长 × 宽 × 高)多为 2m×1.3m×1.8m~4m×2m×2.5m,可按需定制。
动力与供电
确认工地供电条件:常见为 380V 三相交流电,若工地临时供电不稳定,需选 “带电压保护功能” 的设备(避免电压过低导致电机堵转)。
驱动电机功率:1~3t 卷扬机式多为 5.5~11kW,2~5t 齿轮齿条式多为 11~22kW,需确保工地配电箱容量匹配。
环境适应性
多雨地区:选 “防雨型电机 + 防锈导轨架”(如导轨架表面做热镀锌处理,避免生锈卡滞);
大风地区(如沿海):需选 “抗风等级≥8 级” 的设备,且增加附着架密度(通常每 6~8m 设 1 道附着,风大地区缩短至 4~6m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