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吊塔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核心环节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、安全检查及应急处理等要求。

以下是主要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:
一、作业前准备
操作人员资质
司机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,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,严禁无证人员操作。
接班前应检查证件有效性,确认身体状态良好(无疲劳、饮酒、疾病等影响操作的情况)。
设备安全检查
结构检查:查看塔身、起重臂、平衡臂等金属结构是否有变形、开焊、螺栓松动等隐患;各连接销轴、开口销是否齐全、牢固。
机构检查:
起升、回转、变幅、行走机构的运转是否正常,有无异响或卡滞;
钢丝绳磨损、断丝、润滑情况是否符合标准(如断丝数超过规定需立即更换);
吊钩、滑轮、卷筒等部件是否有裂纹、磨损超限等问题。
电气系统检查:
配电箱、开关、线路是否完好,接地(接零)保护是否可靠;
各安全限位装置(如起升高度限位、变幅限位、回转限位、力矩限制器等)是否灵敏有效。
环境检查:
确认作业区域无障碍物(如高压电线、建筑物等),与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(垂直 / 水平距离≥2 米,电压越高距离需越大);
恶劣天气(6 级及以上大风、大雨、大雾等)禁止作业,雨雪天气后需先试吊再作业。
空载试运行
启动前鸣笛示意,空载运行各机构(起升、回转、变幅),测试限位装置和制动性能,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。
二、作业中安全操作规范
吊装作业基本要求
载荷限制:严禁超载、斜拉斜吊(钢丝绳与物件夹角应≥45°),不得吊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的重物。
信号指挥:必须由持证信号工统一指挥,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(手势、旗语、对讲机),信号不明或不清时应暂停操作并询问清楚。
吊物绑扎:吊物需使用专用吊具,绑扎牢固、重心平衡,零散物件应装入容器或用吊笼吊运,禁止直接吊运钢筋、模板等易散落物品。
操作注意事项
起升与下降:
起吊时应先缓慢起升,离地 0.5 米左右停顿,检查吊物平稳性、绑扎牢固性及制动可靠性,确认无误后再继续提升;
下降时应低速轻放,避免急停或冲击,接近地面时需缓慢落地。
回转与变幅:
回转前需鸣笛警示,避免碰撞周边物体或人员;
变幅时应平稳操作,小车变幅式起重机需注意小车运行至起重臂端部时的限位,防止出轨。
多机作业安全:多台塔吊同时作业时,应保持最小安全距离(起重臂水平距离≥2 米),避免吊钩、钢丝绳相互碰撞。
特殊工况处理
停电处理:突然停电时,应立即切断电源,将控制器归零,用手动方式将吊物缓慢降至地面,禁止吊物悬空滞留。
紧急制动:非紧急情况禁止使用紧急制动开关,紧急制动后需全面检查设备性能。
三、作业后安全要求
停机操作
作业完毕后,将吊钩升至距起重臂顶端 2 米以上位置,小车收回至起重臂根部,回转制动器松开,各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,切断总电源。
露天停放时,需将塔吊锚定(轨道式)或用楔块固定行走轮,起重臂应顺风停放,避免风力过大造成设备倾覆。
日常维护与记录
清理设备表面杂物,检查各部位润滑情况(按周期加注润滑油),记录运行时间、故障及维修情况。
做好交接班记录,明确设备状态、待处理问题及注意事项。
四、安全管理与应急措施
安全管理责任
施工单位需制定塔吊安全管理制度,定期组织设备检查、维护和操作人员培训;
监理单位需全程监督塔吊安装、使用及拆除过程,确保符合规范要求。
应急处置
制定塔吊事故应急预案(如倾覆、断臂、钢丝绳断裂等),定期组织演练;
发生事故时,立即停止作业,疏散周边人员,保护现场并上报主管部门,严禁擅自启动设备进行救援。